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16-05-26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 工作信息

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赴四川、重庆考察报告

为加强省际间行业、企业的交流,协会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安排,于3月29日?4月1日组织省内部分重点企业赴重庆、四川进行为期4天的考察调研活动。
本次考察团由协会贺端?会长带队,部分企业代表共20人组成。省经信委张新明副处长受邀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重庆医药行业协会张意龙会长、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余建军秘书长不辞辛苦全程陪同,并分别介绍了重庆、四川医药行业发展情况。四川省经信委翟刚副主任、张忠辉处长参加了座谈并讲话。
考察团先后学习参观的企业有重庆药品交易所、重庆药友制药、岳池开发区、康弘药业、成都千亿医学城、海思科药业、百利药业、四川千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科盟•四川国际医药健康城、科伦药业集团。具体报告如下:
一、主要发展特点。
(一)重庆市医药工业现状。
2015年,重庆市医药工业总产值实现578.6亿元,增长23.6%。其中,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43户,同比增加11户;实现工业总产值525.9亿元(占重庆市工业的2.46%),同比增长22%,比重庆市工业平均和全国医药行业增幅高9.6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产值规模居全国第18位,比2014年再上升1位;利税总额增长29.7%,其中利润增长25.5%。
截止2015年底,重庆医药工业企业产值亿元以上有92户,新增9户,完成工业总产值495.1亿元,占全市的94%。其中年产值5亿元以上重点企业有26户,新增3户。50亿元级龙头企业有2户,分别为太极集团和天圣制药;10亿元级骨干企业有8户,分别为天地药业、药友制药、华森制药、博腾制药、华兰生物、慧远药业、金山科技、科瑞制药。亿元以上重点品种54个,其中销售收入10亿元级拳头品种保持3个。
2015年,重庆市医药工业产值规模十强企业分别为:天圣制药、太极涪陵制药厂、天地药业、药友制药、华森制药、西南药业、博腾制药、华兰生物、慧远药业、金山科技。

1、重庆市药品交易所:国家级交易所,全国性电商平台。
重庆药品交易所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副厅(局)级事业法人单位,2010年3月31日正式成立,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相关医用产品的电子交易服务,在推动阳光交易、平抑药价虚高、规范流通秩序、预防购销腐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三医”联动改革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其意义在于实现了为买卖双方提供独立的第三方平台,在规范化平台上实现市场化运作和资源有效配置。
重庆药品交易所目前有交易会员1.6万家;汇集国内外7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有交易品规7.1万个。年交易量近250亿元。形成了不同质量层次、不同价位、多品种汇聚的“网上医药超市”。截止目前,无一例药品质量安全事故,无一例结算差错。
下一步的目标:一是优化完善“平台交易+采购代理(GPO)+引入医保药品支付机制”融合式交易模式,增强市场化价格发现功能;二是加强区域横向联合,加快区域性药品交易平台建设;三是打造良好交易环境,服务医药产业发展。
2、重庆药友制药:更快成长能力、多种领域聚焦。
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拥有多家子公司的符合中国GMP规范(其中固体制剂生产线已通过欧美法规市场cGMP认证,原料药多品种通过美国FDA、欧盟EDQM、澳大利亚TGA、日本厚生省PMDA等GMP认证)的集团化制药企业。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药友已成为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净利润近2亿元的质量效益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以阿拓莫兰、炎琥宁为代表的冻干制剂产品占据同类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公司首创、原研的重磅新品冻干脂微球乳剂“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市场覆盖率稳步提升。主要原料药产品75%以上均销往美国及欧洲等市场,其中克林霉素系列产品已成为世界知名药企全球最大供应商,克林霉素原料药80%供应出口。
药友制药每年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5%用于产品研发,并拥有120余名博士、硕士组成研发团队。聚焦领域包括肝病、心血管、营养、抗感染、精神类等。
(二)四川省医药工业现状:
全省403户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统计,2015年1-12月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319.60亿元,同比增长11.80%;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完成1249.40亿元,同比增长10.50%;出口交货值累计完成15.60亿元,同比增长14.90%;完成化学原料药22.50万吨,同比增长17.20%;完成中成药53.60万吨,同比增长3.90%。1-12月全省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06.60亿元,同比增长10.90%;实现利润总额累计114.80亿元,同比增长13.70%;实现利税总额累计183.40亿元,同比增长12.50%;资产总计1105.80亿元,同比增长9.30%。
1、 科伦药业集团: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科伦药业集团创立于1996年,现已成为拥有海内外90余家子(分)公司的现代化药业集团,集团共包括了下属的制造业(科伦药业)和商业(科伦医贸)这两大板块。其中,科伦药业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科伦药业生产和销售包括输液、粉针、冻干粉针、小水针、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透析液以及原料药、医药包材、医疗器械等共计562个品种932种规格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输液、抗菌素和生物制药三大板块,2015年输液产量达45亿袋(瓶),直立可立袋输液包装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15年科伦集团营业收入实现391.1亿元,同比增长6.48%。科伦医贸年销售达150亿元,进入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前10强。
科伦药业集团坚持每年将销售收的6%以上的资金投入研发创新,全面推进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化学小分子、生物大分子以及新型给药系统的仿制和创新产品线布局。先后被国家论证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等资质和称号。
2、康弘药业:长远布局,专业创新。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弘药业)是一家致力于中成药、化学药及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医药集团,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现有员工4000余人,拥有中成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布全国。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22.84%。
康弘药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并建立了多个与生物制品、化学药以及中成药相关的创新平台,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中的比例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研发投入力度正在向国际平均水平迅速靠拢,已申请和授权专利达到197余项(国外专利40余项),发明专利188项。其独立开发的哺乳动物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工艺,处于国内领先、国际接轨的水平。其代表品种为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I类生物新药,已处于眼科领域国际生物新药研发前沿。并于2013年获得国家食药总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药品注册批件。
3、海思科药业:科技为本,跨越发展
海思科医药集团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新药研发为核心,销售能力特别突出的医药类集团化上市公司。公司是肠外营养行业领导者,在肝病领域细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全国排名前列的肝病用药生产销售基地,现有员工1894名,其中包括35名博士、160名硕士。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科技投入和新研发,每年科技投入16%以上,为国内医药企业最高企业之一。前几年企业还以研发成果为主,近年来,企业已经实现完全自主研发及生产,新药研发优势在行业竞争中愈来愈明显。
2015年 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9亿人民币,科研投入达2亿元人民币。在化学药子行业上市公司排名第17位,2014福布斯中国上市潜力企业100强位列第三位、医药类企业第一位。
海思科集团技术力量雄厚,研发中心拥有包括多名博士、硕士等各类科研人员497人,目前研发中心的科研工作涉及肠外营养、肿瘤、心血管、抗病毒、内分泌、中枢神经等多个临床治疗领域,在仿制药、小分子化学创新药及单克隆抗体等三个专业领域启动了69个新项目的研究开发。截止目前,研发中心已为公司成功开发48个新产品,其中首仿上市17个,广泛用于抗感染、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胃肠外营养等多个治疗领域。公司四大主导产品为转化糖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全部系公司国内首家创新仿制,均被收载国家医保目录,覆盖了全国80%以上三级医院。
4、四川百利药业有限公司:品牌众多,营销专业
四川百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集团下属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恒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有符合国家GMP要求的颗粒剂、硬胶囊剂、片剂,滴丸剂、冻干粉针,中药提取、化学原料药等共6个剂型8条生产线。形成年产中药颗粒剂1亿袋,化学药颗粒剂2亿袋,片剂及硬胶囊剂生产能力为4亿片(粒),500万支的冻干粉针,50吨原料药的生产规模。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导产品有:新博柴黄颗粒、新博林颗粒、好好黄芪颗粒、杜拉宝(消旋卡多曲颗粒)、奥博林(臭硝唑胶囊),先奎莎(加替沙星片)、欧克双(利福昔明片),派斯欣(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等。
5、四川千方药业:以疗效为中心,做现实中药
千方中药始创于1756年(乾隆21年),前身“公私合营新都药材加工厂”,后更名为四川新都中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2002年1月国企改制重新注册为成都千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2008年3月更名为四川千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现饮片生产全部通过新版GMP认证。2015年,千方饮片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亿元,入库税收282.6万元。
国药准字产品建曲、六神曲、半夏曲、胆南星、水牛角浓缩粉是千方中药的特色产品,供应国内多家著名中药制药企业作为中成药的制药投料, 袋泡型中药饮片是千方的另一大特色创新中药饮片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自己的药材加工机械分厂,不仅为自己的企业中药材加工生产器械设备,现在也将设备销往全国药材加工企业,销售收入2亿多元。
6、四川岳池医药工业园:定位准确,前景光明
位于川东的岳池,地处渠江、嘉陵江之间,县城周边的方圆数十里一马平川。2012年至2014年,岳池医药产业进入起步期。2012年,岳池医药产业成功纳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总体方案》,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5年底,园区新拓展面积近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37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42亿元,上缴税金1.74亿元。其中,医药大健康企业入驻35户,投产18户,产品涵盖大输液、中药饮片、药用包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等,实现产值27.6亿元,上缴税金1.54亿元。
未来,岳池围绕总部经济、研发、会展中心,布局了七大核心功能板块。医药产业实行“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17年,发展医药企业100家以上,包含生产、流通和服务业全口径医药产业规模达200亿元以上,建成成渝经济区医药制造重要基地、全省百亿医药生态园区、全省医药产业强县。到2020年,发展医药企业200家以上,全口径医药产业规模达500亿元以上,建成西部医药产业创新高地、西部现代中药产业基地、西部医药健康产业新城。到2030年,发展医药企业500家以上,全口径医药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建成全国特色高端生物医药创新示范园区、全国健康服务业示范基地、全国医药产业强县。
7、成都国际医学城:创新驱动,三医融合
成都国际医学城,又名千亿医学城,按田园都市理念规划,最终实现城乡交融、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前期规划建设区18.34平方公里,未来预留发展区13.16平方公里。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环境优美,适宜医疗、康复养生、产业发展"的原则,构建以医疗服务区、康复养生区、商务配套园区等三个区域共同支撑医学城项目发展产业集群。
成都国际医学城定位于国际健康新城。"国际"是指,从国际视野出发进行定位及规划,顺应国际发展趋势进行产品配置,按国际化水平进行后期运营和管理服务;"健康"是指,以"健康、快乐"为核心元素,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一流的健康产业集群,是健康产业化的完美呈现。"新城"则是,通过低密度散点布局、生态化运动生活方式、区域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打造一个生态健康型的康复疗养基地。重点在转化医学、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高端医疗、高端生物医药制造、第三方生物医药专业服务及其他衍生产业进行开拓发展。按照计划,到2012年,医学城初步建成中西部医疗及健康服务核心基地;至2016年,建成为国家健康管理产业示范区;至2020年,医学城初步建设为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全口径生物医学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到2025年达到2000亿元。
8、四川国际医药健康城:创新模式,促进发展
四川国际医药健康城是由四川科盟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四川一正泰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由四川一正泰德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运营的中国首席医药大健康产业综合体。项目规划用地1430亩,总规划面积20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逾50亿元,通过5?6年的建设、运营,打造涵盖中西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有机绿色食品、道地中药材、日化品等专业药品、食品贸易平台,形成医药大健康产品研发、产品交易、仓储物流、专业培训、总部基地、医药会展等于一体的医药大健康产业综合体;并依托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组建第三方电子商务、第三方现代医药物流、第三方现代金融融资支付平台,成就规范化、信息化、集约化、多元化“四位一体”的现代医药大健康产业航母。
整个园区的布局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的运营模式划分为“一园、一心、六区”: 一园:指医药大健康产业文化博览园;一心:国际医药大健康会展中心;六区:1.特色医疗体验区。2.商务综合配套区:主要是以酒店、大型餐饮、娱乐为主的商务综合区。3.休闲购物区。4. 产品展贸区。5.OEM聚集区和企业总部办公区6.第三方仓储物流及电子商务区。
9、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颇具盛名,成果丰硕
考察团与四川省医药行业座谈交流当中,四川大学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的杨胜勇教授的发言引起参会代表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
⑴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四川大学,实验室于2005年3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于2007年12月经科技部验收正式成立。同时实验室也是教育部"985工程"I类科技创新平台,四川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目前是1套人马3块牌子:一是创新大平台(全国范围高校第一,平台第三)获得国家基金支持1.5亿元;二是生物治疗实验室,每年获1000万元支持;三是国家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平台。2014年排名第二,每年获国家5000万元支持。实验室在转化医学方面。国家发改委支持10亿元,建2座10万平米的实验大楼,引进高级人才50位,包括千年计划14人。
⑵技术链全面,建立平台已达十几个。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模式生物(基因工程小鼠、斑马鱼与非洲爪蟾);生物技术药物、基因治疗、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纳米生物技术、化学生物学、天然小分子药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平台;已建成了生物技术药物及天然药物的GMP中试生产车间、国家新药临床前评价中心和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生物治疗)。
⑶项目多。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化学药开发70多个项目,川大生物重点实验室占了7个,全国支持生物项目80个,该实验室占了8个,占全国10%。该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向企业转移35个一类新药项目。
⑷人才。目前实验室有1000人,千人计划50位,长江学者有几十位。
⑸产品及研究方向。一是肿瘤免疫抗体治疗产品;二是脑科学治疗产品,包括帕金森、抑郁症等患者;三是干细胞治疗药物。重点包括胚胎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肌肉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等;四是靶向治疗肿瘤药物今年已开发2个一类新药,其中开发治疗肺癌的替尼产品GT9291下一代新产品,3个丙肝产品;五是中药分离提取方面。实验室进行天然有效成份纯化,比如厚朴提纯治疗肺癌。如在红酒中提取活性成分百利纯目前已达100倍,计划到1000倍,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
10、在四川省经信委召开川鲁医药行业工作交流座谈会。

参加人员有山东省医药行业考察团成员,四川省经信委翟刚副主任、张忠辉处长、肖苏副处长、成都经信委冷知用副主任、李映辉处长,四川大学杨胜勇教授,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石保社、余建军秘书长,四川省医药商业协会王文辉秘书长、商业分会敬书章会长,四川省医药物流商会丁仕秘书长以及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绿叶、四川天寿药业、成都生命科技园、成都医学城、四川省邛崃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四川好医生药业、广州德福投资、成都易速物流等部门、企业代表及相关人员等。双方就两省医药行业发展情况、行业热点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和深入探讨,并争取进一步合作意向。
二、几点启示
(一)政府重视。
1、重庆市各级政府对发展医药产业高度重视,认识统一。专门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到2017年,累计投资650亿元,全市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20年,累计投资1000亿元,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统筹整合工业发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科技等专项资金,重点向医药产业倾斜,每年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并在税收、金融投资等方面支持医药产业发展。
2、四川省政府、企业对发展医药产业决心大、干劲足、大手笔。本次考察的广安市岳池县医药产业园过程中,县领导专门挂帅,成立发展督导组。产业园起点高、定位高、标准高,千方百计在全国范围内寻求适合产业园发展的合作者。另外,在成都温江区千亿医药城考察中,区委领导也是亲自陪同,亲力亲为,详细介绍,主动交流,这种开放合作,开拓进取的精神及事业心,令人敬佩。
(二)企业重视创新,以特色创新求发展。
创新的意义不止于医药行业,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深入人心。对于创新,这次重庆、四川考察中也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看法。一是重庆药品交易所的将医药电商平台与医药公共交易服务平台两网合一运营,以医药公信网为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载体的市场服务创新体系,多方面满足了会员市场服务需求,实现服务升级,这种贴近市场,服务政府,百姓最终受益的创新服务形式,也是医药企业所期待的。而且,下一步重庆药品交易所正研究在平台上联合卫生、社保等部门探索医保支付方面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推进重庆药品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值得我省思考与关注。二是四川康弘药业在产品研发创新中的坚持与坚韧,类似于江湖中的“独孤求败”,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却未必是高收益。在康弘药业的产品研发创新中,先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有许多新产品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半途而废,正是这种在创新中锲而不舍的精神支撑下,其当家产品眼科用药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朗沐)在投入7个亿,历经百转千回才修成正果,独领业界“风骚”。三是科盟•四川国际医药健康城的商业模式及思路的创新独具一格。在医药商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要想在这个领域分得一块利润蛋糕无疑难上加难。但科盟集团集医疗、药品、物流、园区建设综合发展的思路及概念,还有其正在认证中的“秘密商业武器”,给我们带来全新甚至是颠覆性的感受,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三)人才及研究院所优势。
四川医药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川省及科研院所的作用。除了像“千亿医学城”、“四川国际健康城”及各地市医药产业园所引进的专业人才外,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才及研发新产品的优势是一个新的亮点,引起了同行业的高度关注及浓厚兴趣,这种优势可能是我省所无法企及的。
(四)资源优势。
重庆、四川的中药产业发展迅速,两省市的中药资源是我省在这方面所无法比拟的。其气候和地质地貌,适宜于多种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的生长。特别是四川,近几年在中药产业发展方面十分迅速,2015年四川中药饮片的销售排在全国同行业的第二位,这也得益于四川的天然中药资源优势,有一大批像千方药业这样的中药饮片企业支撑着四川中药的发展。
这次重庆、四川医药考察之行获益匪浅。重庆、四川医药企业在在市场开拓中的“闯”和产品研发中的“韧”带给我省企业家极大的震撼,这种闯劲和韧劲,正是我省企业家所需要和坚持的,再加上山东医药人的踏实、苦干,相信完成全省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实现医药产业由大变强的梦想,也是指日可待。
(来源: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

上一篇:协会参加韩国新万金投资环境说明会
下一篇:关于完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意见的通知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