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13-03-11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信息

海归博士后回蓉 造药物“种子库”

回首过往,李进发现自己在工作后的20余年里,未曾有一步离开过生物医药化合物研究领域。
“头一个11年,在一家小生物制药公司;第二个11年,在一家大制药公司;希望第三个11年,自己办一家不小的公司,希望永远不会离开这个领域,”李进笑言。
看似轻松的话语背后,是对事业的坚定、执着。
在人类大约2万~3万个基因中,蕴藏着生老病死的密码。要对症“制药”,就需要针对引起病变的基因及其相应的蛋白,找出药物“种子”___先导化合物。历经27年的海外留学、科研生活后,李进毅然回国创业,目前在成都开发“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合成与先导化合物筛选创新平台”,致力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
李进,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药物)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带领团队创业仅一年时间,已完成上千万个DNA编码化合物合成,提交4项发明专利申请。今年,在科研继续发力的基础上,先导药物预计将实现上千万元人民币的商业收入。
回蓉创业 国内首创大规模药物“种子库”
记者在高新区科园南路天府生命科技园见到李进博士,已经是下班时间___由于一整天都在忙碌,他将采访约在了下班后。绅士,儒雅,不乏幽默,这是李进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先导药物成立不久,已建成1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实验室,包括多个生物、化学实验室、化学试剂库等。在公司一面墙壁上,贴上了“项目完成进度表”,用黄色、蓝色等不同色块柱状图,标示着近半年来各项目的目标、完成情况。
李进带领团队建立的“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合成与先导化合物筛选创新平台”,目标是实现药物“种子”___“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和优化。据介绍,先导药物目前主要为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提供先导化合物发现、优化等服务。“这些企业都需要创新药物研发的‘种子’,以不断开发新药,寻求新的增长点,”李进透露。
截至目前,先导药物的“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合成与先导化合物筛选创新平台”已完成上千万个DNA编码化合物合成、提交4项发明专利申请,正在进行10个生物靶标即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其中包括针对糖尿病及癌症治疗的先导化合物筛选。
李进预计,先导药物到2013年底将完成3亿个DNA编码化合物的合成、20个生物靶标的筛选,实现1000万美元的商业合同签订、250万美元的商业收入。“到2015年底,公司将完成10亿个DNA编码化合物的合成,完成70个生物靶标的筛选,提交约10项发明专利申请,实现15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
在蓉起飞 曾就读于川大“创富摇篮”
李进1963年出生于重庆酉阳。他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二届高考考生,考取原成都科技大学(现已并入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专业___如今,该专业已经是国内知名的“创富摇篮”。
大学毕业后,李进进入英国阿斯顿大学大分子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又引导他进入英国名校曼彻斯特大学理论生物学专业博士后站学习。获得博士后学位后,李进留在了导师创办的一家小公司里。
然而,小公司一样可以实现大突破。一年半后,由于“不满足于”进行一般的多肽、蛋白结构研究,李进将目光转向了当时鲜有研究的“基于蛋白质结构的小分子药物设计”。在提交了研究战略后,公司从中看到了前景,赋予其重任。自此,李进的角色从研究员转变为“经理”。他向公司申请招聘了5位成员,组成基础研究组。
不久,李进带领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惊动了全球生物医药业。他们召开新闻发布,向外界公开宣告,首次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大规模化合物库筛选,利用小分子蛋白三维晶体结构,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完成100万种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筛选出的化合物经过实验验证多数具有生物活性。而如果在传统实验室里进行,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这至少需要半年。这项发现在公司官网上挂出后,第一天便引来了2万多人次的点击。
在原公司工作11年,在国际权威期刊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后,全球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公司“挖”到了李进。在阿斯利康公司,他先后任职计算化学总监、结构化学兼职总监,至化合物科学全球总监。
从2006年开始,在任化合物科学全球总监时,李进负责中国、俄罗斯等多国的化学外包业务。随着与中国政府、企业的接触,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李进惊叹不已。特别是一次来蓉参加业界论坛期间,通过对天府生命科技园的深入参观、了解,他感叹成都高新创业环境的卓越。而在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领导深谈后,更坚定了李进来蓉创业的决心。
扎根蓉城 “希望永远不会离开这个领域”
“生物医药行业是朝阳产业,前景非常广阔。”据成都高新区创新中心主任李岗博士介绍,在成都市高新区政策扶持下,十多年时间里,目前已有250家医药企业茁壮成长起来,计划每年还将引进50家。他透露,目前政策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2012年“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里首批65个项目中就有20个医药项目,同时,“创新孵化专项资金”项目中50家企业里,医药类就占到15家。
萌生出创业的想法后,李进联系上在高新区具有资深经验的老同学蒲丰年,而后又获得了成都华川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2012年2月,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注册资本近亿元人民币。
“我们的成立,得到了成都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李进感慨地说。据悉,成都市科技局已把先导药物列入创新药物研发的重点支持企业。
在先导药物的文化墙上,有一张李进在公司年会上演奏着萨克斯的照片。据李进介绍,萨克斯演奏是他两年前在送儿子学乐器时,顺便“偷师”学成的。目前,他只身回国创业,妻儿都在英国,17岁儿子的钢琴演奏已技艺超群,女儿的高尔夫球水平也让他备感骄傲。
谈起家庭,李进难掩思念之情。“他们都很支持我,知道这是我最想做的事,”李进说,他每天和家里保持着电话联系,两三个月去一次英国,尽管相聚时间短暂。但如他所说,“要做一件事,总是有所牺牲的”。现在,他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4个小时以上。“李总总是早上七点半第一个到办公室,”对李进的敬业,员工们心生敬意。
回首过往,李进发现自己在工作后的20余年里,未曾有一步离开过生物医药化合物研究领域。“头一个11年,在一家小生物制药公司;第二个11年,在一家大制药公司;希望第三个11年,自己办一家不小的公司,希望永远不会离开这个领域,”李进笑言。
看似轻松的话语背后,是对事业的坚定、执着。
“不要怕招到比你强的人”
先导药物组建仅一年,就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公司稳健发展的秘诀在哪里?李进认为,除了高新区及投资者的积极支持外,这得益于一支优秀的团队。
“永远不要怕招到比你强的人。”自二十多年前初涉管理时,李进就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如今,这已经成为他用人的“铁律”。
据介绍,先导药物组建了一支具有专业技术实力、富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团队。其中研发人员有50多名,硕士、博士学历员工占一半以上,多位团队核心人员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
李进强调,作为一个管理者,无需处处都比队友强,更需要的是善于倾听的耳朵,激发团队达成目标。谈到如何凝聚团队,李进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公司目标与个人目标相契合。”(摘自《成都商报》)

上一篇:全国人大代表、科伦董事长刘革新在京座谈会上发言
下一篇:刘革新: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