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17-06-2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人才短缺制约粤东西北基层医疗水平 委员建议下派人才

粤东西北地区面积大,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当地的医疗水平明显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提升粤东西北地区的医疗水平,广东省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和制度。2016年,省委书记胡春华到粤东西北地区调研,强调加大粤东西北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省政协委员、华侨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张爱民认为,只有让一定水平的医务人员经常到基层医疗单位服务,才能带动当地的医疗水平逐步地提高。

  问题

  人才短缺制约粤东西北基层医疗水平

  据调研,当前粤东西北基层医疗卫生系统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设资金缺口大,影响卫生站的建设;二是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不齐,部分医疗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医疗设备添置需求量较大;三是医疗队伍不稳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城区大、中型医院对比,乡镇一级的卫生机构工作条件差、福利待遇低,很难吸引人才,并且还有人才流失的趋势,医疗队伍不稳定。

  经济条件较好的清远市清新区,共有16间基层卫生院,核定编制总数为1350人,实际在编801人,缺编549人。在职人员学历构成中,本科只有84人,大专298人,中专324人,其他人员69人。而连山县镇卫生院共有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189人,其中本科11人,大专83人,中专95人。

  张爱民认为,制约粤东西北基层服务水平提升的最关键因素是人才短缺。清远市有人口400多万,对医疗人才的需求量大,目前2万多人的医疗队伍勉强支撑应付日常的工作。因为经济落后,医疗人才招、留都存在问题,粤东西北其他经济落后地区也存在相似问题。

  建议

  把优秀的医生派到粤东西北基层医院

  张爱民建议,参考一些发达国家年轻医师自愿义务到非洲国家服务的实例,广东省内出台相关的政策或规定——让深资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务人员每年到当地市、县级基层医疗单位服务一周到一个月,也为今后开展远程视频医疗服务打好基层,做好准备。

  在张爱民看来,让这些优秀的医生到落后地区的医疗机构服务是可行也是值得的。资深中级职称医务人员水平高,能独立承担医疗工作,能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水平。资深医务人员下基层,能让他们了解熟悉基层工作,便于以后的基层人员与资深医务人员形成交流、互动,为远程医疗服务打下基础,做好准备。资深医务人员年资高,家庭生活的负担减轻,儿女牵挂减少,有意愿、时间,更有义务到基层服务。

  张爱民甚至建议,尝试让退休前一年的医务人员,如59岁的医务人员(现行退休年龄制度),到粤东西北市、县级医院工作6-12个月。他认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员,家庭无经济压力,儿女无看护需求,多数能腾出时间到粤东西北地区服务较长时间。如退休后,他们愿意继续留在当地的,由政府提供一定岗位和生活补贴给予支持。

  做好医疗人才政策规划和培养计划

  省政协教科文体委调研组建议,在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基层卫生人才的发展体系。重点研究基层卫生人才编制、岗位管理、职称改革、薪酬待遇等问题,包括城乡对口支援和医联体建设中,三级医院医务人员驻村进县的激励政策问题。加强与省教育厅及各地区高职高专、中职中专医学院校的联系,摸清全省每年各类卫生技术人才包括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等专业招生的精确人数及其毕业去向。

  此外再精准摸清基层,尤其是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的缺口,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责任,主动谋划,加强与本地区或邻近地区医学院校联系,做好招生、招聘和人才储备工作。

  建议加大订单定向培养工作力度,卫计部门和高校主动对接,做好增量。用好政策,加大招聘力度,推动医联体、县镇一体化工作,探索“县招镇用、资源流动”的机制,逐步扩大人才队伍。

  答复

  省卫计委:

  通过“八大举措”提升粤东西北基层医疗水平

  针对省政协委员的建议,广东省卫计委迅速作出了答复,并表示力争在3-5年时间努力,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层设施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格局科学合理,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省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

  一是从2017年起,省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每年为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1000名,其中本科、专科各500名。

  二是启动城市三甲医院人员下沉基层计划。2017年到2019年,每个城市三甲医院每年派出的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选派的人员到县级以下医院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根据匡算,每年全省三级医院将有约2000名左右卫生技术人员到县以下医疗机构工作,将大大增加优质资源下沉力度。

  三是加强县级医院的人才储备。要求各地市、各医院加大招聘力度,扩充卫生人才队伍。力争通过医联体、托管或其他形式,将卫技人员分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继续落实县级医院特设岗位。

  四是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2017年-2019年,实施全科医师特设岗位计划,每个卫生院设立2个全科医生岗位,给予6万元财政补助,聘请有丰富临床一线经验、熟练诊治专科疾病的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

  五是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给予基层医学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一点的政策倾斜,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

  六是提高基层义务人员薪酬待遇。到2018年医疗机构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要达到40%以上。协同人社部门制定广东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改革。

  七是重新调整完善全省县级医院对口帮扶方案,进一步扩大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的全覆盖。各地被帮扶的机构主动对接帮扶机构,积极争取帮扶资源,使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八是推进“互联网+基层医疗”。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丰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手段,健全完善基层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在线咨询和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远程教育培训平台,通过网络教学、远程示教、远程教育等,促进区域间医疗服务能力均衡发展。(金羊网记者 薛江华 通讯员 黄明霞 赖南辉)

上一篇:体外诊断试剂 国家标准品增至93个
下一篇:血液制品市场成新亮点!三大利好助推,哪些品种具爆发潜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