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成年人常见病至今已从不少儿童身上被发现。感冒、发烧、食积、腹泻、盗汗等儿童常见多发病更是时时威胁儿童健康,我国儿童药品种类十分缺乏,生产儿童用药的专业厂家寥寥无几。
统计表明,国内市场90%的药物都没有儿童剂型。由于缺少专门针对儿童的药物,尽管不少药品说明书会标注儿童酌情减量,却无法做到精准。儿科医生在用药时靠经验积累,安全隐患巨大。
据了解,在我国3500个常用药物制剂品种中,明确可用于儿童且标有使用剂量的儿童用药品种只有60多种,占比仅为1.52%。在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205个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当中,明确可用于儿童且标有使用剂量的仅5个,占比为2.44%;在102个中成药品种当中则只有1个儿童用药,占比不到1%。
我国儿童药物的研发只能说刚刚起步,2004年才开放了儿童临床药物试验基地的审批,全国目前有29家医疗单位有资格做儿童药物试验,具体到各个儿科专业,还非常少。以呼吸系统药物为例,眼下只有上海、沈阳、无锡、温州等6地的一些医疗机构参与试验,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种类繁多,药品更新和淘汰速度又过快。
由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儿童药物研发成本过高,并且工艺复杂,研发周期长;开展临床研究难度太大,尤其是在我国找儿童进行临床试验很困难。临床研究上,对于儿童病症、相应的服药剂量等,没有针对性的、可供查询的资料,更是研发一大难题。这正是儿童药品长期缺乏的最主要原因。
建议:
1、鼓励儿童用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从知识产权、疗效质量等多个角度,对特定企业生产的质量、疗效、安全性具有显著优势的儿童用药产品,给予价格扶持。
2、加快儿童药物注册申请审评,研究为儿童药物设立药品市场独占期等政策,鼓励药企研发生产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
3、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先考虑将儿童专用药品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提升药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