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7-05-2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跨国药企时兴携手经营 国内合作成功罕见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在跨国药企的中国征战中体现得尤其鲜明。从诺华与GSK成功缔造的兰美抒,到罗氏与拜耳合作的力度伸,再到礼来与勃林格殷格翰携手打造的欣百达,最近频现跨国药企在华“化敌为友”的例子。曾经的老对手在中国圈地时也开始惺惺相惜,从针锋相对变为强强联手。

化敌为友

4月,美国礼来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开始展开的对于“欣百达”的联合营销更像是一种资源互补。据礼来中国区总裁欧泰格博士介绍,礼来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将侧重于不同的客户,礼来的长项在精神专科医院和心理诊所,而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则与综合医院的神经科联系紧密,如果没有联合营销,单靠一家公司的力量不能实现最快速度的推广,而展开合作将拥有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成绩。

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课题研究组主任李磊5月18日对记者表示,中国的医药市场庞大而复杂,尤其受政策的影响明显,企业强强联合要比单枪匹马更有竞争力,而且各家公司擅长的领域并不相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直接寻找能弥补自己劣势的伙伴比新建立起一套资源要快捷很多,虽然利润要分享,但风险也分担了。

5月18日,礼来公关经理李艳对记者表示,礼来与勃林格殷格翰在研发方面的合作还要更加紧密一些,而此前在“希爱力”上与爱科公司的合作也算一种优势互补。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在跨国药企的中国征战中体现得尤其鲜明。从诺华与GSK成功缔造的兰美抒,到罗氏与拜耳合作的力度伸,再到礼来与勃林格殷格翰携手打造的欣百达,最近频现跨国药企在华“化敌为友”的例子。曾经的老对手在中国圈地时也开始惺惺相惜,从针锋相对变为强强联手。

化敌为友

4月,美国礼来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开始展开的对于“欣百达”的联合营销更像是一种资源互补。据礼来中国区总裁欧泰格博士介绍,礼来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将侧重于不同的客户,礼来的长项在精神专科医院和心理诊所,而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则与综合医院的神经科联系紧密,如果没有联合营销,单靠一家公司的力量不能实现最快速度的推广,而展开合作将拥有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成绩。

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课题研究组主任李磊5月18日对记者表示,中国的医药市场庞大而复杂,尤其受政策的影响明显,企业强强联合要比单枪匹马更有竞争力,而且各家公司擅长的领域并不相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直接寻找能弥补自己劣势的伙伴比新建立起一套资源要快捷很多,虽然利润要分享,但风险也分担了。

5月18日,礼来公关经理李艳对记者表示,礼来与勃林格殷格翰在研发方面的合作还要更加紧密一些,而此前在“希爱力”上与爱科公司的合作也算一种优势互补。

本土缺席

反观国内企业,这种联合销售或通过收购从其他公司获得产品来充实自己产品线的例子寥寥无几,前不久的先声药业收购“恩度”是国内药企成功合作极罕见的个案。

去年5月,江苏先声药业花费2亿元收购麦得津80%股份,从而获得了世界第一个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抗肿瘤新药---恩度,这次与拜耳收购罗氏非处方药业务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收购被认为是国内企业的思维创新。

中国医药集团新闻发言人朱京津5月17日对记者分析,中国企业之间目前像跨国巨头那种“针对产品实施并购”的深度合作很难做到。中国企业大多是做相似的仿制药,都追求“大而全”的企业模式,很少会想到通过收购去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所以合作的概率小,但今后会逐渐成为趋势。

这种观点在跨国药企眼中也得到了验证。西安杨森某高层5月18日对记者表示,跨国药企在国外这种双赢合作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中国也将越来越频繁地演绎,而中国本土企业之间或者中国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之间这样合作的例子却不多,主要原因是受限于观念和研发技术,而且中国企业在思维上“只觉得自己的东西好,但并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利润。”(2007-05-23)

上一篇:重磅新药研发失利重创未愈辉瑞又面临高层动荡
下一篇:发改委再查医药行业 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成重点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