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7-05-15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7家意向企业踌躇不前 兰药重组陷入僵局

兰州市国资委对于兰药重组的整个过程,几乎是事必躬亲:将向被重组企业派驻财务总监、委派监事和董事参与企业决策,并要求外来投资者将资金打入国资委指定的银行专户,由国资委监管外来投资者所投资金的运行;在意向方企业看来,上述这些做法,让他们无法接受。

甘肃兰药药业集团(下称兰药集团)战略重组,是兰州市政府今年力推的一项国企改革项目,但从目前的进展来看,似乎并不乐观。

“到目前为止,兰药重组基本没有突破。”4月27日,兰州市国资委负责兰药重组的项目人士直言,虽然政府仍然在努力推动,但企业改制“很复杂”,“目前没有进展”。

自从去年6月17日兰州市市政府国资委举行了兰药集团资产重组论证会之后,兰药集团重组的消息就再无下文。

政府推手

“一部分职工是要买断走人的,钱也发了,他们也都走了,留下来的人还都是要继续生活的。”兰药集团改制办公室马主任对记者感叹说。

兰药集团是甘肃省兰州市最大的国有医药企业之一,其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兰州制药厂,1999年更名为甘肃兰药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兰州市老牌国有制药企业,兰药是兰州市的最大的制剂类药企,主导产品纯中药制剂贞芪扶正胶囊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尽管在当地具有一定规模,但与省外企业相比,兰药集团的竞争力就小了很多。2005年10月,兰药集团多年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巨额债务无法破解,企业经营步履维艰,终于宣告破产。

在兰药宣告破产8个月之后,其大股东兰州市国资委在2006年6月举行了兰药集团资产重组论证会,期望外来战略投资者通过破产、引入重组的方式,解决企业的巨额债务。

根据兰州市国企改革攻坚战计划安排,2005年底兰药集团基本完成了职工身份置换,2006年兰州市国企办将兰药集团列入了全市资产重组100户企业名单,打算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发挥企业现有产品、技术和生产条件的优势,引进资金、产品、技术、品牌和管理,把企业做大做强。

当时,兰州市国资委对外界强调,兰药集团破产重组不单纯是资产转让,而重在外来投资者收购企业以后的投资计划和发展规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兰药集团的重组也是甘肃省重整医药产业的一个信号。整个甘肃的医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甘肃省50多家制药企业,大部分医药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一年的总产值也只有20多亿,甚至比不上东部一家大型药企的年产值。

在当地政府看来,甘肃丰富的中藏药材资源并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究其原因,就是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所以必须首先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引进新的投资者和新的经营理念,进而打通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通路。

在兰州市政府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兰药、佛慈等企业为重点,优化整合生物医药产业。争取将兰州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列为国家医药出口创新基地。

2006年6月,兰州市国资委举行了兰药集团资产重组论证会。中国远大集团、甘肃奇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大得利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皮卡王国际控股集团、北京朗致药业、北京海吉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百洋医药集团公司等7家当地及省外企业表达了意欲通过现金收购等方式,对兰药集团进行资产重组的意愿,并拿出了各自的重组方案。兰州市国资委组织专家在论证会上对各家方案进行了论证。

但是,在该论证会结束之后,兰药集团重组的消息就石沉大海。

记者多次致电兰州市国资委负责兰药重组的项目负责组,得到的答复始终是:“我们还在继续推进,现在没有结果。”

意向方萌生退意

记者调查发现,在论证会之后,超过一半企业都不再参与兰药重??件是让意向方萌生退意的重要原因。

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七家企业在兰药集团资产重组论证会结束后分别被兰州市国资委告知要先打3000万元人民币到指定的账户上。

“什么合同都没有签,就要先打3000万过去,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我们公司不会去做这么一件傻事的。”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兰州大得利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办公室魏主任证实,的确有3000万意向金一事。

“搞不清楚,国有企业有些事情可能比较微妙。”魏主任说。

对此,兰药集团改制办马主任告诉记者,3000万的保证金,是为了考察投资方的实力和诚意,“因为我们是老企业,负担比较重,债务负担也多,这个钱是属于保证金性质的,不打到企业,打到国资委,国资委当时设立专户。国资委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再筛选出来三四家开始进行谈判,等到最后谈成了,这个钱多退少补,没有谈成的就把钱退给你。如果谈成了,再补一个差额过来。”马主任这样解释。

他还表示,重组一事主要是国资委方面推动,企业自己的主动权很小。兰药集团只是负责把自己企业的问题、困难和优势摆出来,其他的全都由兰州市国资委、国企办和投资方谈判。

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来看,兰州国资委对于兰药重组的整个过程,几乎是事必躬亲。按照其对“兰州市百户企业资产重组”的方案,外来投资者通过协商完成资产重组以后,兰州国资委将向被重组企业派驻财务总监,向被重组企业委派监事和董事参与企业决策,并要求外来投资者将资金打入国资委指定的银行专户,由国资委监管外来投资者所投资金的运行,严格按照双方约定的投资计划进行投资和使用。

兰州国资委坚持认为,这些措施能够保证外来投资者资金到位,最大限度地规避外来投资者的短期套利行为,解决制约重组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而在意向方企业看来,兰州市国资委的上述这些做法,让他们不能接受。

远大集团,甘肃奇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百洋集团对记者明确表示不再参与兰药集团收购。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远大集团当初向兰州市国资委提交对兰药集团的收购意向书并非是因为看好兰药集团,而是想以收购兰药集团为契机,进入甘肃的医药市场,进一步的计划是参股兰州市的另外一家同属国资委管辖的知名国有药业集团兰州佛慈中药企业集团。

而对于兰药本身,因为业绩本身不如佛慈,而且企业负担比较重,远大一开始就志不在此。

兰州大得利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办公室魏主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还是有意向参与收购,不过今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再说过这件事情,我们还在等。” (2007-05-15)

上一篇:我国在利用超级抗原抗癌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
下一篇:全球制药巨头默克将出售旗下非专利药业务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